同一時期,倫敦大學約翰伊里歐特森1791-1868)

因在其手術施行過程中,運用麥斯梅爾的催眠術,

而幾乎要被當時的醫學界所驅逐出境。

 

 

一位在印度執醫的蘇格蘭詹姆士艾斯戴利1808-1859),

在麻醉藥問世以前,已大量地應用催眠在外科手術與疼痛的控制上。

但在麻醉要問世後,催眠在疼痛控制方面的研究,遂告終止。

 

 

1864年法國醫師安博斯歐斯特利比歐得1823-1904)

法國南施發展了一套運用催眠系統療法,

和其醫生同事西伯利特馬利伯漢1837-1919),

一起創立南施催眠學院

十九世紀末期的西蒙佛洛依德856-1939),

年輕時曾與他們兩人學習催眠,而運用催眠治療患者。

後來,因他發展出了自由聯想法,而放棄了催眠的使用。

也由於氏心理分析的盛行,催眠幾乎要消聲匿跡…….

 

 

     Dave Elman是一位在美國專門教導醫界人士的催眠治療

      其所發展出的催眠誘導法,和催眠在臨床醫學上的運用,

      為催眠界所推崇,其著作「催眠治療」一書

      被許多催眠師視為經典之作。

    (據說台灣即將有中文翻譯版問世..

     真是催眠治療師的福音...期待!)

 

 

       至於催眠諮商的大師米爾頓艾瑞克森 (1901-1980)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對於催眠領域的最大貢獻,

       應是他所發展出的那種間接、許可式的技巧,

     以及運用故事和寓含治療性的隱喻,而有其獨特的風格。

而且當今已是廣泛應用,效果驚人的「神經語言程式學(NLP)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 在1970年代,創立始初,就曾師法其催眠模式,

  因而在日後NLP的臨床應用上, 常會瞥見艾瑞克森式的經典技法.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og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